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409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石数管提案字〔2022〕12号
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第0409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师国华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建议”收悉,我局对此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将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一、数字政府体系逐步完善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政府建设与发展工作,一是组织成立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探索构建首席数据官队伍,建立上下贯通的首席数据官组织体系,逐步形成统一领导、上下贯通、协同推进的全市一盘棋工作机制。二是制定并发布《石家庄市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意见》、《石家庄“数字政府”建设协调推进机制》、《石家庄市机关政务电子化实施方案》、《石家庄市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石家庄市政务信息化项目网络双盲审实施方案(试行)》等一系列文件,明晰全市数字政府建设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推进路径,保障项目建设规范有序,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基础底座支撑初具成效
我市从夯实基础入手,不断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大力推进政务云平台建设,打造全市统一的基础云资源,统一的计算存储资源,逐步推动全市政务信息化系统迁移、部署上云,35个市级部门72个业务系统部署在市政务云平台。二是推进4G、5G、IPv6、政务外网建设,全市4G、5G基站分别达到62156个、13187个,覆盖率超过98%和65%,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市、县(市、区)、乡镇三级100%覆盖,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务外网格局。三是建设了全市政务应用支撑能力中心,形成统一的政务应用能力开放体系,提供统一支付中心、统一物流中心、统一通知中心、统一签章中心的通用能力,推动集约化建设,缩短政务系统开发周期,提高业务支撑能力。
三、数字政务服务不断深化
智慧政务服务不断推进,全市数字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整体提升。一是推进行政审批“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和“百事通”一件事套餐办理,上线人社业务一体化平台,单位网报使用率接近100%,实现目录清单内事项100%全流程网办,全市713个政务服务部门2.2万个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占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的77.5%,排名全省第一。二是通过规范网上服务事项,优化网上服务流程,逐步构建统一、规范、多级联动的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三是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就近办、网上办、自助办。制定了《石家庄市政务服务就近办、网上办、自助办提升工程工作方案》,进一步提高企业群众就近办事、网上办事、自主办事等基层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四是推进市自建业务系统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度对接,有效提升市、县、乡、村四级“一网通办”能力,逐步实现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
四、数字治理能力持续完善
为提高数据资源利用率,推进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我市建设了完善的统一的政务数据支撑体系(含数据资源目录、数据交换、数据共享、数据治理、数据开放等支撑平台),具备对政务数据进行录入、治理清洗、脱敏等处理的能力。建设了人口、法人、办事材料、电子证照、信用信息以及地理信息等6大城市基础数据库,健全了城乡建设、安全生产等12个主题数据库,完成与省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对接,实现国家、省信息数据接口查询和库表共享服务功能,可提供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服务。今年以来,针对政务大数据业务应用难题,提出依托成熟的大数据深度分析挖掘能力,搭建服务于政府职能数字化改革的数据分析决策平台建设项目,现正在组织实施阶段。该项目重点任务是结合本地政务数据库,开发适用于本地的算法模型,促进数据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提升全市各领域大数据分析应用水平,满足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大数据决策专题应用的需求。
五、网络与数据安全保障更加强化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安全防护和应用支撑能力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市将按照“统一标准、属地管理、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的原则,加快建设市级政务外网安全监测平台,及时对接省级平台,实现对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监测、安全分析、应急处置等工作。同时,推动建设县(市、区)级政务外网安全监测平台,提升县(市、区)级政务外网安全监测能力,形成省、市、县三级一体化网络安全监测体系。按照石家庄市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印发的《石家庄市贯彻落实河北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意见的通知》要求,结合市级政务外网安全监测平台建设情况,将逐步推进落实。
下一步,我们将紧抓省委、省政府支持省会发展重大机遇,深入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等部署要求,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不断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石家庄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2022年6月10日
领导签发:魏海强
联系人及电话:朱晓军 86687889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