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出台《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并对废物收集提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要求。但是废铅蓄电池回收过程面临非法拆解多、二次污染严重等监管难题,每年有近620万吨至650万吨的废铅蓄电池(危险废物)散落在超过100万家产废门店,由于溯源数据缺失,有资质的回收企业无法建立逆向物流,造成生态环境监管盲区。浙江千源百荟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应用动力电池大循环数据推动制造与循环双链融合,打造智能化逆向物流可溯体系。
一是综合利用不同来源数据。按照上下游的逆向分布形态,将产废、收废、存废、处废四个环节从无序变为全链路贯通,形成数据要素闭环。综合公共数据、企业数据、商业数据等数据来源。其中公共数据包含企业行政处罚、企业信用信息等数据;企业数据包括产废网点信息、回收交易信息、危废转运信息等;商业数据包括企业年报、企业经营等。同时采取了数据分级、权限控制、数据审计、日志收集、数据脱敏、数据加密、水印技术等多项措施确保数据安全性和合规性。
二是大模型训练精准匹配数据。研发终端智能存储装备,通过人工智能多角度、多样本、大样本识别进行大模型训练,输出终端产废存量数据。从运力线下手工登记数据到线上自动精准匹配数据,创建从线下无序收废到废物态势感知网约收废的业务形态,近万名商户依托该工具实现线上接单量翻三番,收集效率提高30倍。
三是数据赋能行业效能提升。耦合废铅蓄电池的时空信息和回收信息,推出“阳光报价、阳光收集、阳光转运、阳光支付、阳光开票”的“阳光工程”,助力再生资源企业向报废产品出售者开出全国首张“反向发票”,为消费品以旧换新营造了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目前已在全国22个省推广,废铅蓄电池交易额超150亿元,交易量达120万吨。
四是围绕行业业态属性打造运营模式。废铅蓄电池回收生态服务平台的市场受众主要包括产废门店、运力、回收企业、以及政府监管机构。围绕行业逆向业态的属性,从服务类、产品服务、渠道自营、贸易类四方面构建盈利模式。线上主要通过“铅蛋”平台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行业论坛等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线下则通过利用线下网络资源进行渠道拓展和客户服务。
数据链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