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简介
广东省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充分发挥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广阔、产业基础扎实等优势,不断完善政策保障体系,着力破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放不够、应用深度不足等难题,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产业集聚,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政策建设,引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一是政策层面,2023年11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在全省形成政策统领;2024年5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人工智能+”广东方案;深圳市发布《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2024行动方案》,形成了良好的政策支撑体系。二是平台层面,建设供需对接平台,深圳市在“深i企”平台上设立人工智能专区,打造人工智能供需对接平台,公开发布两批《“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涵盖数字文化、公共服务等41个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落地应用。三是资金层面,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基金、创新创业基金等政策性基金的引导作用,带动各类创投资本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产业。
(二)加强规划布局,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一是统筹全省布局,全省共布局建设11个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广州、深圳先后获批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逐渐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主引擎,珠三角为核心、粤东西北各地市协同联动,区域定位互补的发展格局。二是发挥各地优势,深圳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及产业配套等优势,布局建设“鹏城云脑”、深圳市河套算力集群等,力推鸿蒙原生应用发展。广州以试验区和先导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高端制造、汽车交通等领域的融合应用。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等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相关专项,在智能无人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能安防等领域建设一批产业园区。
(三)加快技术创新,推动人工智能融合应用。一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依托广东省制造业产业群,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企业生产化研发、精准化生产、智辅化管理、增值化服务、具身化设备等各环节的效果初现,由单一环节赋能向垂直多场景覆盖拓展,有效提升全流程效率。二是聚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组织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案例征集,遴选一批创新程度高、应用价值大、示范效应强、市场前景好的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产品和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涉及AI+制造等12个方向,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三、案例成效
(一)健全了人工智能政策体系。接续出台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应用、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示范区等政策,下一步还将探索制定可信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供给促进条例、人工智能产业统计指标等,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探索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模式。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坚持以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为牵引,以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人工智能小镇等为补充,坚持人工智能重点企业、骨干企业共同发展,坚持人工智能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协同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不断壮大。截至2023年,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800亿元,人工智能相关企业48.9万家,人工智能相关上市企业数量1269家,人工智能产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4家。
(三)推动了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建设。全省形成了从基础支撑到关键技术、再到行业应用较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条。在基础层,积极探索在高端智能芯片、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智能传感器等细分领域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在技术层,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等核心技术领域,加快实现产品迭代,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在应用层,推动人工智能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在智慧交通、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慧家居等垂直领域加速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