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是地表水资源的重要载体,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对水资源安全保障、生态服务功能、防汛抗旱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气量下降、水质恶化,造成水生生物大量死亡,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巢湖蓝藻治理经历了长达30余年的艰难历程,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成本,仍长期面临防控战线长、人力成本高、监测监控手段不足、分析预警能力不强等问题。合肥市生态环境局以提高巢湖蓝藻监测预警能力为核心,整合跨层级、跨领域、跨部门、跨平台蓝藻治理相关数据,构建水文水质、水动力、藻类生长等智能模型,精准预测蓝藻发生情况,提前介入管控,使巢湖流域生态得到系统性改善。推动了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文娱产业发展,打造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案例。
一是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多源数据汇聚。建立地表水自动监测网络,贯通生态环境部、安徽省、合肥市等跨层级的环境、气象、城建、水利、渔政等多个行业涉水数据,共接入国控点23个、省控点11个、市控点46个,汇聚共享卫星遥感、视频监控等各类数据达11亿条,构建水环境数据库(如图1所示)。通过多源数据汇聚融合,实现以“数”治藻,改变了监测靠人、巡查靠走的传统工作模式,大幅降低了蓝藻治理成本,有效提高了治理成效。
图1 数据汇聚机制
二是创新构建模型,实现藻情精准预测。基于巢湖流域水文水质、湖体水质、藻类、气象、光照、水温等多元数据,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等数字技术,创新构建巢湖流域水文水质模型、三维水动力模型、藻类生长动力学模型等模型库,精准预测蓝藻生长态势,实现藻情“早”预报(如图2所示)。
图2巢湖水质模拟预测
三是推进模型应用,赋能治理科学决策。建设巢湖防控全景驾驶舱,每日整理形成蓝藻日报,实时发布藻情预测预警信息,为精准调度蓝藻治理提供决策支持,推进污染点源、线源、面源、内源“四源同治”,实现巢湖“慧”治藻。巢湖水质由2015年的劣V类转变为2023年稳定保持Ⅳ类,创1979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蓝藻从大面积爆发、异味强烈转变为连续3年蓝藻无聚集、无异味,巢湖流域生态得到系统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