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办二级注册建造师变更注册,材料得反复核对,漏项就得跑第二趟,现在线上提交材料,系统马上指出问题,改完一次就过,太方便了!”日前,在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定片区(以下简称“河北自贸试验区正定片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的市民李先生,体验完智能预审系统后连连称赞。
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向纵深推进,河北自贸试验区正定片区政务服务管理局聚焦群众“办事难、跑多次”的痛点,建成以DeepSeek大模型为核心的智能预审系统,推动政务服务从“人力核验”向“智能帮审”跨越,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智慧动能”。
作为政务服务的“智能把关人”,该系统依托DeepSeek大模型、OCR光学字符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技术,构建起一套“全流程智能化、审查标准化”的预审体系。针对办理相关业务时,企业、群众提交的营业执照、身份证、资格证书等材料,系统能自动完成关键信息提取与真伪核验,实时校验信息真实性,避免“虚假材料”干扰审批;在逻辑校验环节,系统会自动比对“聘用合同期”与“解除合同日期”的先后顺序,发现矛盾立即标红预警,确保材料逻辑无误。
同时,系统搭建了涵盖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的多维度规则库,“16项核验点”等标准均被固化其中,彻底解决了传统人工审核中“标准不统一、裁量有偏差”的问题。“以前不同窗口工作人员对材料的理解可能有差异,现在系统按同一标准审核,不管谁办、什么时候办,结果都一样,既公平又透明。”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表示。
“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是智能预审系统的核心目标。系统上线前,办理二级注册建造师变更注册约30%的办件因材料问题需退回补正,群众平均跑腿次数2~3次;如今,通过“线上预检 —智能纠错 — 一次申报”的闭环服务,群众在线提交该事项材料后,系统可实时反馈缺失项或错误点,并给出精准修改指引,该事项预审准确率超90%,材料一次性通过审核的比例大幅提升。
智能预审系统的投用,不仅让群众办理二级注册建造师变更注册业务更便捷,更推动河北自贸试验区正定片区政务服务实现“三大转型”:从“人力密集型”向“智慧效能型”转型,窗口工作人员从“逐项核对材料”转向“处理复杂问题、提供增值服务”,仅该事项相关工作量就减少60%以上;从“被动受理”向“主动治理”转型,通过分析企业、群众变更注册事项高频退回原因,定向开展政策解读和企业培训,比如针对该事项中常见的“材料有效期遗漏”问题,专门制作指南供群众参考;从“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型,系统沉淀的申报数据可实时评估政策落地效果,为后续优化该事项审批流程、拓展其他事项智能预审范围提供科学依据。
下一步,河北自贸试验区正定片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将以智能预审系统为起点,持续优化服务,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智能化、便捷化,让“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成为常态,为高质量发展营造更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